粟裕回想生平较严重一仗身兼三副重担主角却不是自己

时间: 2024-04-09 02:38:39 |   作者: 上海五星体育高清回放

  粟裕将军晚年在回忆自己的军事生计时曾说:“我在解放战争中,有三个最严重的战争:宿北、豫东和淮海。而淮海战争中最严重的是第二阶段。我曾接连7昼夜没有睡觉,后来发作了美尼尔氏综合症,带病指挥。战争完毕后,这个病大发作了起来,连七届二中全会都没有参与。”

  了解淮海战争大致通过的朋友都知道,淮海战争分为三个阶段,第一个阶段围歼黄百韬兵团,首要是由华野来完结的;第二阶段围歼黄维兵团,首要是由中野来完结的;第三阶段风雪陈官庄围歼杜聿明集团,首要是由华野来完结的。

  已然第二阶段首要是由中野来打黄维,粟裕不担任主攻方向,为什么粟裕的确此战他“最严重”?

  黄百韬兵团被全歼后,淮海战场上的敌人还有6个兵团50多万人,分为三大坨:徐州区域的邱清泉、李弥、孙元良3个兵团30万人,安徽蒙城的黄维兵团12万人;安徽蚌埠则由李延年、刘汝明2个兵团10万多人。

  敌我态势犬牙交错好像棋局,怎么样确认首要打击目标,有方案地将其逐个消除,成了困扰着粟裕的最大问题。

  粟裕作为一个高明的战略家,在淮海战争主张之时,第一阶段使命还未完结,他就现已在考虑第二阶段该怎么样打开了。在11月7日的电报和11月8日的齐辰电中,粟裕就提出,应该将消除黄维兵团或孙元良兵团作为下一阶段的首要使命。

  而在第一阶段的作战过程中,曾设想过,是否将第二阶段的使命定为消除徐州的邱清泉、李弥兵团。但由于在围歼黄百韬时,由于邱清泉、李弥兵团遭受我军有力阻击后,现已不敢继续向东,我军将其消除的可能性并不大。

  鉴于邱清泉、李弥两个兵团并不活跃东援,而南线的黄维、李延年、刘汝明三个兵团开端向北声援,和陈粟刘邓便不谋而合地将注意力放到了南线个军进至蒙城,向中野一纵主张了进攻。刘邓陈三人随即提出,华野在消除黄百韬兵团后,应该将主力会集于徐州东、南,监督邱清泉、李弥、孙元良的3个兵团,争夺休整十天半月,一起以3-5个纵队南下帮忙中野消除黄维、李延年兵团。

  粟裕收到电报后当即表明“彻底同意”,而且主张“授衔求得彻底消除黄维兵团为主”。当晚,粟裕就派出4纵队分途南进,声援中野去了。

  “咱们彻底支撑先会集军力消除黄维的作战政策”,并决议再抽调3个纵队,投入消除黄维的作战。就这样,第二阶段的作战使命确认下来并付诸实施了。此刻的粟裕可谓“一肩挑三副重担”,除了抽调部队声援主攻战场外,还担负着胁迫、阻击南北两线万人的作战使命。

  在粟裕看来,至此,淮海战争才迎来真实的转折点,我军在徐州围死了杜聿明的3个兵团,在南线堵住了李延年、刘汝明两大兵团,给围歼黄维兵团发明了满足的空间。而在此之前,淮海战场的局势还有很大的不确认性。

  在第二阶段的战争中,粟裕最重视的便是徐州3个兵团的动态,在他看来,徐州之敌无非坚守和包围两条路。其间,包围的可能性最大,由于他们已孤立无助,失去了机动军力。这是粟裕乐意看到的局势,由于假如在3个兵团依托巩固设防的大城市死守徐州,毫无疑问将大幅度提高我军消除他们的难度。

  粟裕把自己的主意陈述和刘陈邓后,来电指出:粟裕的“各项估量及定见均甚好。”

  这份电报让粟裕堕入了两难,在粟裕看来,敌人走这两条路的可能性并不大,但有清晰的情报支撑,假如他坚持自己的判别,而敌人真的从这两条路逃走了,他将贻误军机,整个淮海战争将不免为德不卒。假如粟裕遵从情报,在连云港和两淮设防,让徐州之敌从西南逃走,和黄维会集,他能够不负责任,但中野将面对很难来幻想的风险,整个淮海战争就不止为德不卒,而是虎头烂尾了。

  粟裕的布置十分斗胆,他采用了“网开三面”的追击方法,将一切军力都会集在西南方向,西、东、北三面全不设防。粟裕的主意是:“你向西也好,向北也好,向东也好,就不能够向南。”

  与此一起,南线的围歼正在白热化地进行着。其时刘陈邓估量,3天时刻就能够全歼黄维兵团。但归于依据第一阶段打黄百韬的经历以为,在正面对立中,我军是难以用野战的手法打到敏捷全歼的,最好的方法是打开以近迫作业为主的阵地攻坚战。不然时刻延迟,黄维消除不了,杜聿明在跑出来,两大股敌人会集,仗就欠好打了。

  12月上旬,粟裕得到一份令他高度严重的电报:武汉的宋希濂现已东移浦口,正在向蚌埠开进;蒋纬国也亲率装甲部队赶到了蚌埠,企图对黄维兵团进行声援……假如他们的方案完成,那南线的中野将堕入极大的风险中。

  5天之后,也便是12月15日,围歼黄维兵团的战役成功完毕。从11月25日被围,到12月15日,这场继续20天的围歼战终究以成功告终,这也宣告着淮海战争第二阶段的使命圆满完毕。